語言除了是人我溝通的工具之外,更是了解他國文化最重要的憑藉,因為,多學習一種語言,就等於多打開一扇窗,多一個機會,一窺這大千世界的瑰麗與奧妙。十七世紀的荷蘭商人,雖處彈丸之地,但憑藉著善用法語、西班牙語、義大利語、及其母語尼德蘭語等利器,而得以穿梭在歐陸各國,疏通有無,乃至擴展其版圖,成為雄霸一方的海權國家。語言之重要,可見一斑!
普台以空前之姿,在小學課程中,就已經加設英、日、法、西四語的學習,並配合國學、讀經的背誦,不僅希望藉此訓練學生的中、外語的表達能力,同時又能薰修先聖哲人的嘉言義行。因此,外語課程在規劃上,是期望讓每一個普台的小朋友,扎實地在國學沃土中成長茁壯,又能愉快地吸收着各國的文化雨水,發展成足以擔當國家棟樑的參天古木,而不只是生吞活剝地移植他國的語言;也期望讓小朋友能夠善用在普台所學的多國外語,表達自己的想法,並且借由語文的學習,了解並尊重他國文化的特質,建立心量廣大的人生觀。更期望透過四國語文的教學,讓小朋友除了認識台灣本土的文化外,還知道有着英國人的紳士風範以及美國的拓荒歷史;除了了解台灣傳統工藝特色外,還知道有着法國璀璨的藝術設計;除了品味台灣傲人的道地高山茶外,還能體會日本細緻的茶道文化;而在維護台灣的歌仔戲曲的同時,又能欣賞西班牙的民歌舞蹈。
掌握語文,就是掌握"知識之門"的鑰匙,小朋友在四國外語的學習中,從小就學習這樣的文化對話,才能在日後知己知彼的文化參照中,找到自己安身立命、篤信不移的價值。用這樣的態勢與國際接軌,才有意義!
當台灣人為了符合經濟學效益,而不得不改吃美國米、泰國米、澳洲米甚至埃及米時,"經濟全球化"所帶來的文化衝擊,已經悄然地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。如何在這"全球化"的競賽中,跟上國際的腳步?又如何善存固有的文化風味,保持特有的優質傳統,而不被這一統的經濟、平行輸入的外來文化所掏空?發展語文教育,正是我們在文化上,"進退攻守"的最重要堡壘。法國總統席哈克(Jacques Chirac)就一再大聲呼籲法國人要維護法國自身的文化傳統。
在這樣急切需要與國際接軌,又須善存本國文化的時空背景下,外語的學習,除了要有放眼國際的廣角外,更應該具備國學沃土的深度!這一點,正是惟覺老和尚所揭示的。因此,肩負著老和尚的宏願,在推廣外語的教學的道路上,普台外語教育中心着實感覺"任重道遠"。
對比着全球化浪潮的衝擊之下,臺灣南北稻田休耕面積不斷加大的情況,普台卻正思考着如何深耕語文教育。
承載著大家的願景,普台外語教育中心會在這塊語文教育的良田上,繼續深耕屯墾。也期待在大家的齊心開拓下,普台外語中心不但能夠深耕外語教學的園地,而且還能夠成為小朋友立足台灣,放眼世界的堡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