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云:
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, 大願為炷,發智慧光,照明法界,益大悲油,教化眾生。
這是諸佛菩薩的慈悲願心,亦是普台國民小學創辦人、中台禪寺開山方丈上惟下覺大和尚傳佛心燈的具體寫照。
十多年來, 上惟下覺大和尚除了成立佛教學院培植僧才之外,亦在海內外成就八十餘家精舍,將佛法推廣到社會大眾。佛法可說是教育當中的教育,佛陀為度不同根機的眾生,開演出八萬四千法門,廣度一切有情。本校創辦人上惟下覺大和尚,為落實「佛法教育化」理念,將佛法精神推廣至校園中,成立普台國民中小學是重要里程碑。以「三學一體」的教育理念,為社會育精英,為國家樹棟樑。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千秋大業,因此在大和尚的慈悲引領下,透過教育界、學術界、護法善信及所有法師的努力護持下,從民國八十七年籌備至今,普台國民小學終於在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廿九日舉行盛大的開學大典,為台灣的基礎教育開創光明的願景。
三環一體的僧伽教育理念
佛經云:「欲成道者,必修三事:教理、福德、禪定」, 上惟下覺大和尚依循佛陀遺教,欲令僧眾確立知見,落實修行,以福德、教理、禪定,做為僧眾教育的方向。 教理以定知見,福德以為資糧、禪定以明心性,僧眾們於三環一體的教育中,迴護用功,解行並重,以成就內證無上解脫之道,外行弘法利生之大業。
中台四箴行
對上以敬、對下以慈、對人以和、對事以真微妙高深的禪法,不離行住坐臥的踐履,為落實佛法生活化,上惟下覺大和尚特為四眾弟子開出「中台四箴行」作為人與人間,日常行持之互敬、互重、互諒,與彼此和合、真誠相待之圭臬。真正落實四箴行,不僅利己利他,修行也必定能有所成就。
佛法五化運動
面對二十一世紀多元的現代社會,佛法在新時代的脈動中,也必須以更多元的方式展現,方能應機施教。因此,大和尚提出「佛法五化」──學術化、科學化、教育化、藝術化、生活化,為弘揚佛法的方向,表現出佛法的豐富層面,以接引更多現代人修行學佛。期望將佛法藉由學術、科學、教育、藝術、生活表現,使大眾從不同角度,認識佛法,契入真理,開啟人人自性中的慈悲與智慧。
僧伽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
大和尚深諳教化之重要性,積極推動僧伽教育培育弘化僧才;成立精舍、推動各項法會及演講,落實社會教育;籌辦普台國民中小學、普台高中,落實學校教育。從僧眾教育、社會教育、學校教育中推動佛法,使各個階層、各類根機都能得到佛法的受用,讓佛法的弘化落實生根。
中台行願偈
外現聲聞身,內密無上印,
身行菩薩道,廣度諸有情。
中台行願偈,乃惟覺大和尚慈悲為出家弟子所開示自利利他的修行準則。期勉出家弟子,已現比丘、比丘尼莊嚴身相,更須發起廣大願心,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。日常為人行事,安住大乘心,時時不離當下一念,秉承如來無上密印,進而善開利他方便門,於菩薩道上常行不退。如是方能不違如來慈命,化導有情,無有吝施,於利他中完成自利,終而臻於覺行圓滿的無上佛道。故以無上心印為體,現出家身相,上求佛道,而能於菩提道上化無邊妙用,度化眾生,是為中台行願偈的宗要。
願行
中台拈花,眾生微笑
三千多年前,釋尊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而大徹大悟,嘆言:「奇哉!奇哉!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,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。」及至靈山會上,「釋尊拈花,迦葉微笑」,心地法門從此傳承下來。 上惟下覺大和尚以無盡的慈悲願力,為傳佛心燈、續佛慧命,日夜奔波,不辭辛勞,於埔里建設中台禪寺,於全省各地廣設禪修精舍,大轉無上妙法輪,情與無情同霑法益,所為者不外是直指大眾心中本具的如來智慧德相。「中台拈花,眾生微笑」,這是大和尚一襲袈裟,萬般慈愍的悲願,從中台禪寺的開創、中台佛教學院的設立、全省及海外八十多家精舍的成立、中國世紀佛教協進會佛法五化的推動,乃至普台中小學、普台高中的創辦,逐步成就中台廣傳的宏大願景。相信,在大和尚的教化下,一切有情在中台心法光明普照之中,定能契悟當前一念清淨心,端坐自性中道實相之靈台。